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合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电力盛会EP China,2020年12月3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张志刚在接受《电网技术》杂志社采访时表示,经过18年的努力探索和创新,双杰在电气设备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利用,及生产过程在线监造下的全新数字化工厂领域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技术优势,并且双杰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将形成自己的数据运营观念,数据运营不仅可以改变业务的经营方式,还会改变整体组织的决策方式,还可以助力企业通过数据运营实现打造数据价值、分享数据红利的新境界。双杰集团正在向成长为国内智能配电领域一流设备供应商、新能源领域一流产业运营商的愿景努力前行。
下面是采访时的精彩观点:
电网技术杂志社:欢迎张总!特别感谢张总又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本届展会我们看到双杰有了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展会整体为我们展示了数字化双杰,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数字化双杰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张总:从国家的大政策针对电网公司发展来讲,数字化肯定势在必行,而双杰从三个方面赋能行业。一是数字化产品,第二是数字化工厂,第三是数字化的分析利用。就电网公司应用来讲,数字化产品发展是很火的,而且双杰做数字化建模来讲,做的比较早也做的比较好。而且双杰数字化产品具有智能感知实现设备监测的功能,是真正将智能感知嵌到设备里的,是我们企业的先天优势也是我们的责任。
数字化工厂坐落在安徽合肥长丰产业新城,双杰电气第二总部暨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全数字化的智能工厂建设从产品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物料供应等,只有将数据新技术利用起来,才能在数字经济、社会中生存迎接铺面而来的挑战和机遇。
从用户服务角度来讲,用户更关心数字化工厂到底有什么内容。数字化工厂是一个全过程的数据化,包括采购、配送、制造、存储、运输、售后等业务的高效运行,形成了数字化设计、仿真、加工、装配、检测、仓储物流六大数字化能力。数据化工厂用户在办公室都可以进行监测,通过工业大脑、大数据、智慧化应用,打通从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全价值链,数据流贯穿整个环节。
全过程的数据化每个设备都有ID,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追溯到各环节,而且还有敏捷性、精细化问题。从下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都是数据化的,比如说采购部、技术部、物料部等等制造过程属于下发型推行,都有每个部门的自动完成时间。
目前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解决了数字化工厂很多的瓶颈,不管是数字化制造还是复原也好,各种信息任务下发推送,是全数字化特征的体现。合肥长丰产业新城双杰电气第二总部暨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厂区正在实施,明年全部投入使用。
电网技术杂志社:您上面介绍了数字化双杰涵盖的内容, 其中双杰制造的设备,数字化是如何在设备上得以体现的?具有这些数字化武装的设备,在数字化电网中有哪些作用?
张总:数字化运营从给用户建立数据模型开始,将电子数据信息采集起来,还有一些非电子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多种传感技术,实现稳定感知数字信息并传递到数据中心。如通过触头、母线温升、机械振动、开关特性、能耗、放电等实现设备层在线监测及设备感知。
前面说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数字化产品,一个是数字化工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数字化分析应用。有了大量在线监测数据之后进行分析,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反映生产的状况。这样我们能够通过监控中心,了解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的状态,如果有任何不良状态,系统会第一时间给出提示并报警,以供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调整,进而保证出品质量。
我们双杰就数字化电网这个维度来讲,我们配合电网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数字分级应用和数字化服务。当数字化电网、配电物联网、虚拟电厂应运而生,基础数据真实有效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二次融合、在线监测、配电物联网就是起到传递这些基础数据的作用。双杰作为技术支撑,从2002年成立到现在数字化已经为电网建设服务这么多年,电网的数字化变革我们感同身受。
电网企业现在都是智能运维,我们把智能监测数据引入数据中心后,直接对电力电网公司智能运维或者数字化电网提供极大的支撑。
电网技术杂志社:从各种报道我们已经知道双杰正在投建双杰合肥数字化工厂,还请您介绍一下双杰的数字化工厂是什么样的?数字化工厂投产之后又能为双杰带来哪些变化?
张总:合肥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从6个方面展开,产品设计标准化、万事万物互联化、物料供应敏捷化、产品制造柔性化、经营决策智能化、服务响应主动化,体现了数字规划和物理规划及质量实际合理使用。
从公司整体数字化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生产制造来讲设备高压做的比较多。随着现在两年的发展不管是配电物联网还是发电网,技术创新频出,双杰借用新技术形成体系。对于用户来说,ID追溯溯源对生产制造来讲的在线监造、智能监测、运行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有很大的帮助。
电网技术杂志社:双杰是出于什么初衷开启全面转型数字化的?并请您介绍一下双杰在数字化转型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总:首先有几个机缘,一是从大政策来讲,合肥建设正好赶上;二是国家在做新基建,数据电网在天津已经在做了;第三,前几年双杰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摸索,从数据角度推进打造数字化双杰的企业形象。
双杰数字工厂正通过工业大脑、大数据、智慧化应用引领创新,挖掘潜能提升设备制造能力及产品质量。提升软实力,引入科技型人才,进一步提升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的能力。提升硬实力,兴建全智能 “6化”工厂,软硬结合才能顺利过渡。通过一系列调整,为用户订单提供技术支撑,实时在线监造,全面覆盖产线新老设备互联,打通企业层级业务运行系统,打通设备与系统间的物理隔离壁垒,融合多源数据清晰了解业务态势,提升业务运行敏捷度,实现柔性制造,优化设备维护运行,并降低维护和制造成本。
电网技术杂志社:数字化应用是我们国网的热点,其实咱们已经跑在前面了!
张总:数字化双杰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而且数据的综合利用还是一个新课题,随着行业数据的积累逐渐分析,数据应用会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应用就会越走越宽。
电网技术杂志社:非常感谢张总您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祝愿双杰电气发展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