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发展更加智能的电力系统。2017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以“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为新时代战略目标,启动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密切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形成专项规划,制定技术战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使能技术,支撑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为依托,驱动电力、能源和信息的深度融合,将开启能源和电力发展的全新时代。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中的发展与应用,共享学术和技术成果,《电网技术》特开设“面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专栏,特邀中国电科院副院长王继业教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中国电科院张东霞教高、清华大学李涓子教授作为联合特约主编,共同主持本专栏,与广大专家共同探讨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新应用,促进先进技术理念、科研创新成果和实际应用技术的交流与推广。
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本专栏拟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出版。
一、专栏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智能传感、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因果推理、小样本学习、人机混合智能等前沿理论与方法
2)智能传感技术(先进传感、边缘智能、感传一体、微源取能等)
3)电力人工智能平台技术(平台架构、训练框架、资源调度、模型压缩等)
4)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算法和技术、统一数据模型、电力大数据业务模型等)
5)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状态评价、故障诊断、预测、规划优化等)
6)计算机视觉技术(电力影像标注、对象分割、检测识别、目标跟踪、视觉芯片等)
7)知识工程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电力新词发现、主题词典构建、知识建模建模、知识获取和推理计算、领域知识图谱等)
8)智能机器人技术(电力机器人的自主识别、自主导航、自主行为、自主学习和人机协作等)
9)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发电并网与运行控制领域的应用
10)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领域的应用
11)人工智能在大电网安全稳定领域的应用
12)人工智能在负荷感知与预测领域的应用
13)人工智能在电网资产管理与运维领域的应用
14)社会信息物理系统、平行智能系统、数字双胞胎等理论与方法在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应用
二、投稿要求
1)论文内容须紧密联系“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应用场景。
2)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简要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
3)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理论联系实际,有独到见解与实用价值。
4)正文部分要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且未在公开媒体上发表。
5)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网技术》一致。
三、重要日期
本专栏拟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出版。
四、投稿方式请登陆《电网技术》官方网站 http://www.dwjs.com.cn,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投稿,请注意在投稿栏目中选择“面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五、联系人
王继业, 王飞跃,张东霞, 李涓子 ,李兰欣
010-82812543 lilanxin@epri.sgcc.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