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目的地导向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策略/黄晶,杨健维,王湘,何正友
《电网技术》2017 年第7期:2173-2179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建立一个有效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模型,实现其有序充电,是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兼顾用户便捷性,减小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将是建立充电引导模型的重点研究内容。
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相关研究大都侧重于电动汽车到充电站的距离、时间最优,但未结合用户行为特性,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从充电站出发到下一目的地的便捷性。本文提出的下一目的地导向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策略,能在实现充电站间的设备利用率均衡分布的同时,有效减少电动汽车经充电站到最终目的地的总时间成本、总距离成本,同时兼顾了充电站容量及车主出行需求。
重点内容及创新点
本文重点研究充电完成后电动出租车至下一寻客地点与电动私家车至最终目的地的便捷性,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出租车需求分布以及设备利用均衡率,结合Floyd最短路径算法和排队论M/G/k模型,提出了基于充电服务网络数据监控平台的下一目的地导向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策略。结合用户行为特性,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从充电站出发到下一目的地的便捷性,使电动汽车车主对充电站的选择更符合其出行的实际情况。
结论
经过本文所提出的充电引导策略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引导后,电动汽车能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均匀分布到各充电站进行充电,有效减少了部分车辆排队等待的时间,以及部分充电站设备闲置情况。对80辆电动出租车和20辆电动私家车进行充电引导时,相比未考虑电动汽车到下一目的地便捷性的情况,本文提出的充电引导模型将电动汽车总的行驶距离减少3.09%,总花费时间减少1.25%,更符合用户出行需求。
后续研究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相关机制比较成熟时,充电站代理商将根据电网分时电价,设定电动汽车分时充电价格。后续研究方向为分时电价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