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光伏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国家。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电源结构深刻变化,风电在12个省区成为第二大电源,其中冀北、蒙东、甘肃、新疆、宁夏风电装机比重均超过25%。与传统旋转发电机不同,新能源机组多采用变流器接入电网,其并网规模的快速持续增长,正改变传统电网的运行特性,使得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日趋明显。尤其在我国西部、北部地区,风电、光伏大规模集约化开发产生聚合效应,电力电子设备的自身动态及其与交直流电网特性的交互作用引发新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并给有功无功控制、电压及频率适应性、调频调压性能等带来新的挑战,这些逐渐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例如,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种形态的与新能源机组相关的功率振荡问题,典型的如美国德州、河北沽源出现风电机群与串补电网相互作用而引发次同步谐振,新疆哈密地区出现风电机群次同步振荡激发汽轮机组轴系扭振,造成电厂机组跳闸的现象。此外,新能源机群因高、低电压连锁脱网,以及新能源替代常规电源引起的系统惯量下降等问题,已经给实际系统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为深入探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现状及存在的安全稳定问题,分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面临的难题及挑战,研讨新能源并网振荡等电网面临的新问题及其理论、方法及技术解决方案,我刊特邀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李明节副主任、清华大学电机系谢小荣副教授担任特约主编,主持“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及安全运行”专题。希望与作者、读者一起探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促进先进技术理念、科研创新成果和实施应用技术的交流与推广。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本刊将争取快速审阅、刊登。投稿截止日期2016年12月31日,专题拟于2017年4月开始陆续出版。
1、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形态特征与现象分析
2)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建模、分析及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3)提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的机侧、网侧及机网协调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4)大规模、大比例新能源并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
5)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分析与展望
6)提升新能源涉网性能的关键技术
7)新能源连锁脱网的机理及控制技术
8)新能源并网的仿真分析及建模技术
9)新能源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控制技术
2、投稿要求1)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
2)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3)正文部分要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网技术》一致。
5)对英文稿件的要求与对中文稿件的要求相同,请同时提供作者中文信息。
3、投稿方式
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联系人:李明节 谢小荣 李兰欣
联系电话:010-82812543
邮箱:lilanxin@epri.sgcc.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