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优秀文章 >> 正文
天津大学孔祥玉等:考虑后备容量的微电网储能充放电策略
我要打印   IE收藏    
文章来源 电网技术网 添加人 admin 添加时间 2017-06-29

  研究背景

  储能装置作为微电网内的重要设备,通过参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峰谷差,解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电源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通过短时供电和提升微电源性能提升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储能装置需要在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孤岛运行中发挥作用,维持系统稳定。

  解决的问题

  当前储能充放电的策略主要集中在维持微电网稳定性、频率调节和功率平滑控制等方面,而随着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微电网作为可控单元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微电网中储能装置的自主性和充放电策略将发生变革。微电网内储能设备需要有恰当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即要考虑对微电网的后备作用和削峰填谷,又要考虑储能设备当前SOC值、平均SOC值的水平、电网电价水平、约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重点内容及创新点

  提出一种考虑后备容量的微电网储能充放电策略,储能装置根据微电网内的预测电价、供需情况和自身电荷状态、充放电功率限制等信息,确定工作模式和充放电功率,参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

  创新点:定义了“抑制储能设备过度充放电的充放电因子”,“反映微电网供电电价高低情况的电价影响因子”,实现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储能设备在后备状态模式、微电网发电不足、富裕、平衡等四种工作模式下的充放电实施策略。

  结论

  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市场运行环境下,其参与大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储能装置通过综合考虑自身状态和微电网运行情况,确定工作模式及充放电功率,利用自身调节能力提升微电网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关注储能装置的后备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提高微电网调节能力和可靠性,同时可以实现储能装置低充高放的充放电收益。

  后续研究

  针对微电网采用分散式控制结构时,如何采用基于市场机制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和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方案,达到应用储能设备调节间歇性DG的波动,实现微电网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可控单元功能。

站内搜索
行业动态

   泰厉害丨正泰电气220kV天…
   喜讯!汉缆股份荣获山东半岛南…
   俄罗斯国家电网电力检测数字仿…
   高效赋能铁路现代化,莱姆电子…
   点赞!助力国网设备部运检技能…
   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
   智慧电力,低碳未“莱”,莱姆…
   生态和经济两手抓 | 浙达能…
   哈大电气成功入选第七批山东省…
   携手并进 合力共赢 | “长…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承制的张…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
   展示新技术 展现新风采 聚弘…
   波黑塞族共和国福查市Bist…
   储势蓄能┃抢订黄金展位,共享…
   正泰电气全新一代NXV Pr…
   上海EP展丨正泰电气携“新质…
   喜报 | 热烈祝贺金智成功中…
   价值驱动 智创未来 | 长园…
   通光受邀参加“特高压工程光缆…

电话:010-58950905 传真:010-58950905 京ICP备08102899号
E_mail:hjdwjs@126.com